跨境电子商务(本科)专业
(专业代码:120803T)
1. 专业定位
本专业致力于培育具备崇高服务理念,同时融合“新技术、新经济、新理论、新方法”,顺应新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及数字贸易的发展趋势,精通经济学、管理学与跨境电子商务的核心理论,熟练掌握跨境电商的关键技能,并深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应具备国际视野、敏锐的市场竞争意识、互联网及大数据思维,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红专并进”的高素质人才。此外,还需拥有出色的创新创业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技巧,能够在国内外跨境电商企业(包括进出口公司、平台、独立站、海外仓)、银行、国际物流机构及政府开放经济管理部门中,胜任跨境电商运营管理、数据分析、数智营销、直播运营、供应链与物流管理、政策研究及咨询服务等多元化角色,成为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优秀应用型本科人才。
2.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于广东省和肇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旨在培养符合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道德文化素养和法纪观念,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应具有现代管理与信息经济理念,掌握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熟悉跨境电商流程,具备跨境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活动策划、平台运营等能力,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与商务运营结合的专业素质。毕业生能够在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运营、数据分析、数智营销、国际客户关系管理等工作。毕业五年后,可以取得跨境电子商务师、数据分析师、经济师等专业技术资格,成为本单位业务骨干。
培养目标1: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四为”的理想与精神,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职业操守,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培养目标2:具备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基础,掌握数字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跨境电子商务运营管理、数智营销、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等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全球新科技发展趋势以及跨境电子商务实践发展动态,具有国际化视野、批判性思维、学习能力。
培养目标3: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和分析方法,能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及商务大数据的基本分析工具对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实际问题开展初步的科学研究,具备创新思维、数据思维、互联网思维、综合应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跨境电商市场预测分析能力。
培养目标4:人格健全,理性、包容,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科学和人文精神;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和生活习惯,身体健康,乐观向上;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备满足发展需要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具有良好的专业态度和专业道德修养,具有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具备从事专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和管理素质;脚踏实地、严谨求实、勇于创新。
3. 培养规格
(1)学制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为4年,可在 4-7 年中完成学业。
学位:符合广东理工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2)基本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正确的政治立场、世界观和人生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备扎实的跨境电商专业知识、一定的工具性知识和相关领域知识;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毕业要求1: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与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理论、经济、管理知识以及本专业所必需的商务外语、计算机及互联网等基础知识。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子商务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毕业要求3:研究。能够基于经济学和管理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跨境电子商务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文献研究、商务数据的收集、数据整理与分析、研究模型构建等,并能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4:使用现代工具。能够使用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工具,对跨境电子商务工作中的问题的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5:职业规范和道德素养。具有较高的网络文明素养,电子商务诚信素养和信息安全与保密素养,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并遵守电子商务职业道德和规范。
毕业要求6:个人和团队。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能够查阅本行业相关的外文资料,能够使用外语与客户交流。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毕业要求7:沟通。能够就复杂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8: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具有新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并能够转化为创造性思维,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创业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毕业要求9:组织协调能力。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基本的竞争意识。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正确面对、理解社会竞争,懂得与他人和谐相处。
毕业要求10: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验室、电脑端进行熟练操作;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履行工作岗位职责。
毕业要求11: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具备国际化视野和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熟悉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4. 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必修课、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等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专业任选课、企业综合实践项目课等选修课程,总学分需修满164学分。专业核心课包括:跨境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支付与结算、跨境电商运营管理、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网络营销与策划、跨境电商视觉营销、国际贸易实务、跨境电商法律法规。专业方向选修课包括:国际品牌管理、跨文化交流、数智跨境营销、新媒体营销与推广、视频拍摄与剪辑、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等。校内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跨境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实践、国际网络营销实践、跨境电子商务店铺运营实践、跨境电子商务沙盘实践等。综合实践包括:企业综合实践项目课程、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表
课程性质 | 课程类别 | 学分 | 占总学分(%) | 课内学时数 | 占课内学时(%) |
必修 | 公共必修 | 课堂教学 | 37.73 | 128 | 23.01 | 78.04 | 664 | 1632 | 31.92 | 78.45 |
课内实践 | 12.27 | 7.48 | 216 | 10.38 |
基础必修 | 课堂教学 | 18.5 | 11.28 | 296 | 14.23 |
课内实践 | 4.5 | 2.74 | 72 | 3.46 |
专业必修 | 课堂教学 | 18.5 | 11.28 | 296 | 14.23 |
课内实践 | 5.5 | 3.35 | 88 | 4.23 |
集中实践环节 | 课内实践 | 31 | 18.9 |
|
|
选修 | 公共选修 | 课堂教学 | 10 | 36 | 6.1 | 21.96 | 160 | 448 | 7.69 | 21.55 |
课内实践 |
|
|
|
|
专业方向选修 | 课堂教学 | 7 | 4.27 | 112 | 5.38 |
课内实践 | 5 | 3.05 | 80 | 3.85 |
专业任意选修 | 课堂教学 | 4.5 | 2.74 | 72 | 3.46 |
课内实践 | 1.5 | 0.91 | 24 | 1.15 |
企业综合实践项目课程选修 | 课堂教学 |
|
|
|
|
课内实践 | 8 | 4.88 |
|
|
合计 | 理论教学 | 96.23 | 164 | 58.68 | 100 | 1600 | 2080 | 76.91 | 100 |
实践教学 | 67.77 | 41.32 | 480 | 23.09 |
|
|
|
|
|
|
|
|
|
|
|
5. 师资队伍
(1)专业带头人
贺政国,教授,高级经济师,省级“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竞赛”裁判长。曾在省级外贸公司工作18年,具有丰富的外贸业务操作和管理经验。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救济,在《国际贸易问题》、《求索》等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3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编教材3部,主持和参与多项省级和厅级课题。主讲过国际贸易实务、报关实务、国际货运代理等专业主干课程。荣获第5届WTO国际学术年会论文二等奖、第2届湖南省教科规划论文二等奖、省级教学改革成果三等奖、校园十佳教师等奖励。

(2)师资队伍结构
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学科背景涵盖国际贸易、管理学、经济学、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教师积极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实战运营技能等数字科技知识,更新知识体系。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占比2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100%,专业师资力量充沛,能够较好地满足专业教科研需求。跨境电子桑武专业积极建设乡村振兴和数字贸易与商务智能教科研团队,团队以培养商务领域数字转型所需的跨境电商人才为宗旨,曾指导学生参加电子商务三创赛、跨境电商技能大赛、跨境电商创新创业等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6. 教学条件
(1)主要实验室
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具有跨境市场洞察实验室、数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室、大数据与跨镜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整合跨境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及教学实验软件,将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数据可视化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融入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国际市场营销及消费者心理学等课程。实验室建设紧密对接跨境电商企业数字化选品、精准营销及全球供应链管理需求,重点构建"数据驱动+智能决策"的教学体系,培养具备全球市场洞察能力、熟悉跨文化运营规则的复合型人才。实验教学软件系统有:思瑞智训亚马逊和速卖通平台虚拟仿真系统、典阅的跨境电子商务沙盘决策模拟系统、跨境电商数据分析与应用系统等教学软件和平台,能够满足跨境电商运营管理、跨境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等课程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全面对接《"十四五"数字贸易发展规划》,通过"技术+场景+数据"三维赋能,推动跨境电商专业向智能化、数据化、生态化转型。

跨境市场洞察实验室及教学平台
实验室在夯实教学与科研根基的同时,积极拓展与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平台。通过引入企业真实业务场景、行业专家资源及前沿技术标准,实验室将为师资能力提升注入企业实战经验,为学术研究提供产业数据支撑,为学生实践搭建企业级项目孵化载体。最终,实验室将打造成为集“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产业服务、创业孵化”四位一体的跨境电商综合生态基地,形成“课堂即职场、实训即实战、成果即产品”的产教协同新模式,充分满足教学、科研及产业增值拓展的多元化需求,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2)主要实验项目
①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全流程模拟实验
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全流程模拟实验旨在通过主流跨境电商平台(的实操,模拟店铺注册、产品上架、订单处理及客户服务等全流程运营。学生需完成店铺搭建、产品管理、订单处理及数据分析。通过实验法与案例分析法,学生将掌握店铺运营核心技能。
②跨境电商选品与市场调研实战
跨境电商选品与市场调研实战聚焦于基于数据工具的市场分析与选品策略制定。学生需进行需求洞察、竞品分析及供应链对接。通过案例分析法与实验法,学生将学会如何筛选潜力商品,并通过市场调研报告与选品方案路演展示成果。
③跨境电商营销推广综合训练
跨境电商营销推广综合训练本涵盖SEO、SEM、社交媒体营销及站内营销推广等流量获取技能。学生需在模拟广告后台创建广告组、制作短视频内容、策划促销活动,并通过专家讲座法与模拟实验法掌握营销技巧。
④跨境电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验
跨境电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验通过物流渠道对比、海外仓模拟及合规操作等训练,优化国际物流方案。学生需计算不同物流渠道的时效与成本、管理海外仓库存、填写报关单据,并通过角色扮演法与案例分析法应对物流异常。
⑤跨境电商财务风险管控实验
跨境电商财务风险管控实验旨在识别汇率波动、信用欺诈等风险,构建财务安全体系。学生需使用财务工具锁定汇率、制定支付安全策略、计算税务成本,并通过实验法与小组讨论法应对财务风险。
⑥跨境电商创新创业项目孵化
跨境电商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要求学生从0到1策划并运营一个跨境电商品牌。学生需设计品牌故事、搭建供应链、制作商业计划书,并通过项目驱动法与企业导师制完成品牌孵化。
(3)实习基地和产业学院
学校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广州棒谷科技集团、广州声博士声学技术有限公司、环球易购、唯品会、佛山同欣跨境信息有限公司、广东萌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跨境电商企业、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4)图书馆建设和图书资料更新
专业图书资料数量充足,种类较全,更新速度快,能满足专业教学科研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和图书资料更新。为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对图书文献经费的投入不断加大。截止到2024年12月,学校图书馆藏有纸质图书249万余册,电子图书150万册,纸质中外文报刊740种。订购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维普考研服务平台、中科VIPExam考试学习资源、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升学视频资源平台、设计师之家数字图书馆、CEIC经济数据库、TBanic新经济数据库、知心心理资源平台等32个数字资源平台,为读者学习研究、撰写论文、申报课题等提供了全面准确的学术资料以及获取知识的捷经。同时,引进CNKI AI学术研究助手(CNKI AI for Academic),高效支撑科研全流程需求,大幅提高学术研究的效率和质量,全方位助力科技创新。
7. 专业建设特色
(1)专业特色
①产教双循环生态育人
联合棒谷科技等龙头企业,构建“教学-实战-创业”全链路培养生态。以虚拟店铺运营模拟真实贸易场景,嵌入企业真实项目,通过竞赛成果优化教学、创业数据反哺产业,形成“教学赋能企业、企业反推教学”的生态循环,实现人才精准输送。
②数智驱动三维教学革新
以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亚马逊平台高仿真教学场景,融合企业实时运营数据打造沉浸式“决策沙盘”;基于OBE理念重构《跨境电商运营》等核心课程群,以岗位能力倒推知识模块设计;通过“课程任务-竞赛项目-创业实践”,结合大数据画像追踪学生决策路径,实现精准教学干预,破解传统教育与实践脱节难题。
③湾区国际化能力锻造
深度融合RCEP规则与湾区产业资源,聚焦跨境智能运营、数据化营销、社交电商生态三大核心能力,构建 “湾区赋能、数智驱动、实战闭环” 的差异化育人模式。依托大湾区“区位枢纽+产业集群+政策高地”三重协同优势,以数智技术贯穿教学实践全链条,靶向培育兼具国际视野与实战能力的跨境电商人才。
(2)专业建设所取得的荣誉
①教师取得的荣誉
《消费心理学》课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教研团队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获评省级在线教学优秀课程二等奖、2024年度党建研究论文一等奖,在粤港澳高等财经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上,《高等财经教育数智化转型发展实践》案例荣获三等奖。跨境电子商务教研室教师团队斩获多项校级荣誉:包括"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先进个人""实践育人先进个人"及"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称号;在教育教学竞赛中,团队获课件制作二等奖3项、教学设计三等奖2项。2024年跨境电商教研室凭借突出的教学建设成效,获评校级"先进教研室"荣誉称号。
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证书
②学生取得的荣誉
近3年,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师生在各项专业竞赛中均有出色表现,屡创佳绩。2023年,在第七届全国跨境电商专业能力大赛中,本专业参赛学生获BtoC公共平台运营能力赛道及跨境电商物流赛道国家级团队二等奖和三等奖;在第二届“典阅杯”全国高校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本专业参赛学生获全流程模拟经营赛项本科组团队一等奖及个人二等奖。2024年,在第八届全国跨境电商专业能力大赛中,本专业参赛学生获BtoC公共平台运营能力赛道及跨境电商物流赛道国家级团队二等奖和三等奖;在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中,本专业参赛学生获物流与供应链竞赛团队三等奖;在第三届“典阅杯”全国高校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能力大赛中,本专业参赛学生获全流程模拟经营赛项省级复赛本科组(广东安徽)联合赛区二等奖;在第五届全国数字贸易技能大赛中,本专业参赛学生获外经贸单证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字数字综合技能大赛中,本专业参赛学生获大数据分析赛道华南赛区团体赛二等奖。2025年,在典阅“Shopee杯”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广东省赛区)中,本专业参赛学生获省级团队一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在第六届全国数字贸易技能大赛外经贸单证赛中,本专业参赛学生获国家级三等奖;在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中,本专业参赛学生获“汇知思行杯”广东赛区选拔赛国际贸易业务模拟赛道及国际贸易结算单证赛道二等奖;在2025年全国商业精英挑战赛中,本专业参赛学生获国际贸易竞赛总决赛三等奖。
(3)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
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前景广阔且乐观,受益于全球电商市场扩张与国家政策支持,叠加行业人才缺口持续扩大。毕业生可在跨境电商运营、海外推广、数据分析、跨境物流、多语种客服等核心岗位高效就业,覆盖平台运营全链条;就业场景多元,涵盖亚马逊、TikTok等大型平台、外贸企业、跨境服务商及政府机构,并具备自主创业空间。薪资优势显著,入门岗位普遍达8K-15K/月,资深运营或小语种人才年薪可达15万-20万以上,而跨境直播等新兴风口岗位月薪可达2万-4万元。随着行业年均增速超10%、2025年市场规模预期突破2.5万亿元,该专业已成为兼具高需求、高薪资与高灵活性的优质就业选择。
本专业典型就业岗位:
1)运营与营销类:跨境电商运营、国际市场营销等。
2)新兴岗位:DTC独立站运营、跨境直播运营等。
3)供应链与物流类:跨境物流专员、供应链管理1)技术与数据类:数据分析师、AI工具专员等。
4)合规与客服类:合规经理、多语种客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