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
(专业代码:020401)
1.专业带头人
陈金良,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现任广东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带头人,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0篇,出版专著1部,参著5部,主讲过《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金融学》、《国际保险》等专业主干课程,曾获多项省市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发展经济学。
2.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念,培养能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认识与把握国内外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熟练掌握商务外语知识技能,熟悉对外贸易流程,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爱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具有全球视野和较为完备知识体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够运用外语从事商务活动,能在外贸相关企业与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及政府机构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等专业岗位工作。
3.职业前景
毕业生可在跨境电商平台、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国际物流集团、自贸区管理机构及涉外金融机构等领域,从事数字贸易全链路运营、RCEP区域市场开发、国际供应链智能优化、跨境结算与融资、外贸相关认证咨询、报关报检、贸易合规数字化管理、国际商事争端调解等核心岗位工作,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与数字贸易规则制定。
4.主要课程
进出口报关与报检实务、国际贸易地理、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国际会展实务、中国对外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跨境电子商务、外贸函电与单证(双语)、国际结算、国际投资学等课程。
5.学制与学位
专升本的学制为2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6.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特色
(1)数字技术赋能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外向型经济需求,构建“数字贸易+贸易实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数字技术重构国际贸易全流程,强化跨境合规申报、智能单证处理等核心实务能力,嵌入商业模式创新模块,培养兼具数字化工具应用、全链路外贸管理及商业破局思维的应用型人才,精准对接湾区产业数字化升级人才需求。

(2)线上线下一体化混合式教学模式
打造“虚实融合”教学闭环:线上依托国际商务模拟平台,开展“交易磋商与合同订立”“跨境数字平台模拟应用”等数字场景实训;线下融合“3D打印跨境贸易”“无人机跨境供应链可视化”等方式,深化学生对数字贸易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形成“复合理论学习—线下实操验证—虚实联动复盘”的螺旋式教学模型,实现理论与实践双向提升。



(3)协同创新的实践育人生态
构建“基础—融合—实战—创新”四阶递进实践链,从虚拟操作筑牢技能基础,经跨学科任务提升应用能力,再到企业项目实战积累产业经验,借竞赛孵化智能方案达成创新突破。联合广东坚朗五金等龙头企业打造产教融合生态,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引入企业数据案例,推行“双导师制”并依托实训基地贯通“需求导入—能力培养—产业反哺”闭环,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