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专升本)专业

发布日期:2025-06-26    浏览次数:

互联网金融专升本专业

(专业代码:020309T)

1. 专业带头人

赵燕教授,国内访问学者,现任广东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互联网金融专业带头人,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教师,肇庆市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主持及参与项目50余项,其中,主持教育部项目1项,主持省级项目6项,参与省级以上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教材5部,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的学科专业竞赛获奖60余项,讲授过本科的《会计学》、《公司金融》、《管理会计》等专业主干课程,获得多项个人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公司金融、产业经济、企业环境社会责任。

2.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高道德文化素养和法纪观念,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金融科技人才。学生应掌握互联网金融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具备数学、经济、法律、管理、计算机和金融财务等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

3. 职业前景

毕业生可在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互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从事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与营销、金融数据挖掘与分析、区块链金融、量化投资、智能投顾、智能风控和智能监管等专业岗位工作。

4. 主要课程

Python程序设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金融数据挖掘大数据风控、互联网金融、量化金融、金融风险管理、区块链与金融科技、金融数据挖掘实验、大数据风控实验等课程。

5. 学制与学位

专升本的学制为2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6. 互联网金融专业建设特色

构建“金融+科技+数据”三维交叉课程体系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转型需求,打破学科壁垒,构建“金融+科技+数据”三维交叉课程体系。深度融合金融学与机器学习算法、区块链智能合约、云原生架构等数字技术,打造"理论建模-技术开发-场景应用"三阶培养闭环,培养既懂金融逻辑又精通数字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图1 金融+科技+数据三维交叉课程体系

创新“教-赛-创-研”四维联动实战模式

依托互联网金融实验平台与虚拟仿真实验室,聚焦金融大模型、绿色金融科技、数字人民币等前沿领域,构建“学中做-做中赛-赛中创-创中研”的递进式培养链路。以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智能供应链金融等高仿真场景为载体,实现教学案例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形成“产业反哺教学、科研迭代课程”的双向赋能机制,强化学生数字金融产品设计与系统架构能力。

图2 教赛创研四维联动教学模式

③共建 “产教融合共同体” 协同育人平台

联合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及金融科技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共同体”,打通 “实习-项目-就业” 全链条。通过企业真实项目嵌入课程教学、金融科技创业项目孵化、行业标准联合研发等方式,形成“理论-场景-产业”的生态闭环,精准对接大湾区金融科技产业集群的人才与智力需求。

图3 产教融合共同体协同育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