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本科)专业
(专业代码:120801)
1.专业定位
广东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本科专业2017获批建立,2021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本专业瞄准数字经济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紧扣新时代电子商务核心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沿,秉承“修德、求是、笃行、创新”的教育理念,坚持创新创业理念,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数据思维、双创能力”的电子商务应用型本科人才。
2.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宗旨,致力于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需要,满足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电子商务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培养,学生将具备良好的社会道德水准和数字经济管理与现代信息操作理念的专业素养,拥有扎实的电子商务、经济管理、计算机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电子商务类各种网络和新媒体运营与管理策划、商务数据分析与决策、跨境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关联性财务报表分析等专业技术思维。最终达到拥有现代电子商务专业操作能力,具备一定的互联网创新创业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成为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数字化视野的高素质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学生能在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互联网企业、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工商企业以及跨境电子商务的外经贸单位中胜任各种职务,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
培养目标1:思想道德目标,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和思想品德素养,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终身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培养目标2:知识目标,熟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等通识类相关知识;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电子商务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掌握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网络营销策划与管理、商务数据收集与分析、新媒体运营、跨境电子商务运营管理、财务报表分析以及智能商务系统设计与应用等技能相关的知识;掌握互联网创新创业的相关理论知识。
培养目标3:能力目标,具有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网络营销策划与管理、商务数据收集与分析、新媒体运营、跨境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关联财务报表分析以及智能商务系统设计与应用的能力;具有跟踪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新兴产业动态的能力;具备独立自主地获取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初步具备基于多学科知识融合的创意、创新和创业能力;具备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操作与互联网应用能力。
培养目标4:职业素养目标,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及职业素养;具备较高的网络文明素养、电子商务诚信与信用素养、信息安全与保密素养;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素质和团队合作素质。
3.培养规格
(1)学制与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为 4 年,可在 4~7 年中完成学业。
学位:符合广东理工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2)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专业知识:具有现代经济管理、电子商务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网络营销策划与管理、商务数据收集与分析、新媒体运营、跨境电子商务运营管理、财务报表分析以及智能商务系统设计与应用等技能相关的知识;具有网络信息安全的知识。
毕业要求2.问题识别:能够应用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识别、表达电子商务工作中的问题。
毕业要求3.问题研究:针对电子商务工作中的问题能够对运用电子商务、经济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文献进行研究、对电子商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并能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毕业要求4.使用现代工具:能够将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工具,数据分析工具和人工智能工具运用于电子商务工作中,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5.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网络文明与诚信素养,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能够在工作中践行电子商务职业道德和规范。
毕业要求6.个人和团队: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管理与协调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毕业要求7.沟通:能够就复杂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演示文稿、会议组织策划、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8.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4. 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必修课、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等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专业任选课、企业综合实践项目课等选修课程,总学分需修满165学分。专业核心课包括:核心课程共 8 门,分别为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概论、管理学、电子商务管理、网络营销、高级计算机程序语言设计、网络数据库应用开发。。专业方向选修课包括:数字项目管理概论、数字项目计划与控制、数字项目风险管理、数据化运营、商务数据分析、统计学基础、数据思维、数据化运营等。校内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实践、网络营销综合实践、电子商务运营决策实践、电子商务店铺运营实践等。综合实践包括:企业综合实践项目课程、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课程性质 | 课程类别 | 学分 | 占总学分(%) | 课内学时数 | 占课内学时(%) |
必修 | 公共必修 | 课堂教学 | 37.73 | 129 | 22.87 | 78.18 | 664 | 1600 | 32.42 | 78.12 |
课内实践 | 12.27 | 7.44 | 216 | 10.55 |
基础必修 | 课堂教学 | 17.5 | 10.61 | 280 | 13.67 |
课内实践 | 1.5 | 0.91 | 24 | 1.17 |
专业必修 | 课堂教学 | 19 | 11.52 | 304 | 14.84 |
课内实践 | 7 | 4.24 | 112 | 5.47 |
集中实践环节 | 课内实践 | 34 | 20.61 |
|
|
选修 | 公共选修 | 课堂教学 | 10 | 36 | 6.06 | 21.82 | 160 | 448 | 7.81 | 21.88 |
课内实践 |
|
|
|
|
专业方向选修 | 课堂教学 | 8 | 4.85 | 128 | 6.25 |
课内实践 | 4 | 2.42 | 64 | 3.13 |
专业任意选修 | 课堂教学 | 6 | 3.64 | 96 | 4.69 |
课内实践 |
|
|
|
|
企业综合实践项目课程选修 | 课堂教学 |
|
|
|
|
课内实践 | 8 | 4.85 |
|
|
合计 | 理论教学 | 98.23 | 165 | 59.53 | 100 | 1632 | 2048 | 79.68 | 100 |
实践教学 | 66.77 | 40.47 | 416 | 20.32 |
|
|
|
|
|
|
|
|
|
|
|
5.师资队伍
1.专业带头人
王瑾,副教授,双师/双语型教师资格,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员。现任广东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任教师,电子商务专业带头人,教学经验丰富。主持及参与项目10余项,其中主持省级项目1项,参与市级以上科研项目多项。发表中文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教材2部,指导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专业竞赛获奖多项并获得优秀指导老师。讲授承担本科的《视觉营销》、《文案写作》、《商务数据分析》等专业主干课程,获得多项个人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深度学习、品牌数字化、数字素养。

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学科背景广泛,涵盖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多个领域。教师们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科技知识,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以适应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占比达到 11.1 %;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比高达 97.2 %,能够充分满足专业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需求。
电子商务专业高度重视教科研团队的建设,积极打造了电子商务创新运营教科研团队和数字商务技术应用教科研团队。这些团队以培养适应电子商务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专业人才为核心宗旨。通过实践活动,团队逐步形成了在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数字营销、智能供应链管理、大数据电商分析和区块链电商应用等方面强大的教科研能力,成为一支极具实力的优秀团队。
6.教学条件
(1)主要实验平台
电子商务专业有电子商务产教融合一体化实训室、多功能直播实训室、大数据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室等多间实验室,配备典阅跨镜电商运决策模拟沙盘平台、电子商务教学实践系统、数字商科软件、跨境电商仿真软件、Google网络营销软件。这些实验平台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学习体系。典阅跨境电商运营决策模拟沙盘平台,通过还原企业真实运营场景与热门市场、主流平台,帮助学生掌握跨境店铺运营核心技巧,提升在复杂商业环境下的决策能力;BoTrix 电子商务教学实践系统凭借 3D 渲染、AI 等先进技术,营造沉浸式学习氛围,助力学生深度理解数字化商业运作流程,提升数字素养与岗位实操能力;新大陆数字商科软件依托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覆盖商贸、经管多领域课程实训,为学生提供从课程实验到科研项目的全链条实践支持;跨境电商速卖通与亚马逊实训教学平台,专注于两大主流跨境平台的实操模拟,让学生熟练掌握平台规则与运营策略,增强跨境电商实战本领;Google 网络营销软件则借助其搜索引擎与广告平台优势,助力学生掌握网络营销核心技能,培养国际化网络营销思维。
这些实验平台不仅能有效支撑跨境电商实务、网络营销等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还能为 “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等竞赛项目提供模拟训练与技术支撑,助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为未来投身电子商务行业奠定坚实基础。


部分实验室场景
(2)主要实验项目
跨境电商企业全流程运营决策实验:学生模拟企业六大核心部门,在七大热门市场和六大主流平台环境下,完成从市场调研、产品选品、店铺搭建到营销推广、订单处理的全流程运营,结合电商大数据进行决策优化,掌握跨境店铺运营技巧。
跨境电商多平台策略对比实验:针对不同跨境电商平台特性,制定差异化运营策略,对比分析各平台运营数据,总结平台运营规律与策略要点。

典阅跨境电商运营沙盘
数字化企业经营模拟实验:利用 3D 渲染、AI 等技术,还原企业经营生产流程,学生在沉浸式场景中完成数字化岗位工作任务,熟悉企业运营各环节的数字化操作。

电子商务教学实践系统
工商管理案例深度剖析实验:从系统中选取工商管理专业案例,运用专业理论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培养案例分析与问题解决能力。

中国工商案例库
大数据驱动的商务决策实验:依托平台大数据技术,对商贸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合人工智能决策模型,制定商务决策方案,完成课程实验与科研项目探索。
速卖通店铺全流程运营实训:学生完成速卖通店铺注册、商品上架、营销活动策划、订单管理等全流程操作,掌握平台运营规则,提升店铺成单率与利润率。

亚马逊平台店铺运营实战:在模拟亚马逊平台环境下,进行店铺开设、商品 Listing 优化、FBA 物流管理、站内站外营销推广等操作,熟悉亚马逊运营模式与规则。
跨境电商实训平台
Google 搜索引擎营销实验:利用 Google 搜索引擎资源,进行关键词研究、广告账户搭建、广告投放与优化等操作,掌握搜索引擎营销(SEM)技巧。
Google 展示广告策划与投放实验:设计 Google 展示广告创意,选择合适的展示广告投放策略,根据投放数据进

Google跨境电商实训平台
(3)实习基地和产业学院
电子商务专业一直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与东莞大马输送设备有限公司、佛山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广东德邦物流有限公司、广东哥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宏强酒厂有限公司、广东巨高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广东西果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星星汽配科技有限公司等共计二十五家行业领先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旨在共同推进电子商务领域的人才培养,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产业学院建设方面,通过与香港旺业集团有限公司及肇庆市有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成立广东理工学院数智商务产业学院。我们共同开发课程,引入企业真实案例,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同时,产业学院还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全方位的支持,助力学生成长为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此外,我们还与企业共同举办各类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为电子商务领域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数智商务产业学院
(4)图书馆建设和图书资料更新
专业图书资料数量充足,种类较全,更新速度快,能满足专业教学科研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和图书资料更新。为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对图书文献经费的投入不断加大。截止到2024年12月,学校图书馆藏有纸质图书249万余册,电子图书150万册,纸质中外文报刊740种。订购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维普考研服务平台、中科VIPExam考试学习资源、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升学视频资源平台、设计师之家数字图书馆、CEIC经济数据库、TBanic新经济数据库、知心心理资源平台等32个数字资源平台,为读者学习研究、撰写论文、申报课题等提供了全面准确的学术资料以及获取知识的捷经。同时,引进CNKI AI学术研究助手(CNKI AI for Academic),高效支撑科研全流程需求,大幅提高学术研究的效率和质量,全方位助力科技创新。行效果分析与优化,提升网络营销实践能力。
7.专业建设特色
(1)专业特色
① “三阶递进”数智化培养体系
锚定湾区数字经济战略,构建“通识奠基—专业赋能—实战创新”三阶培养体系,聚焦AI应用、跨境电商、数字营销三大领域,嵌入直播电商、独立站运营等新兴模块。通过企业真实项目与双创竞赛,开展AI选品开发、品牌出海等实战训练,打造“学、训、创”深度融合场景,打通“学习-岗位”直通通道,实现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与电商生态迭代双向赋能。

学科竞赛开幕式及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② “三维驱动”思政育人生态
创新“思政引领+ 数字素养+双创实践” 三维育人范式,将家国情怀、商业伦理深度嵌入课程体系。开展乡村振兴电商助农、“千百万工程”数字营销等实践,打造助农直播、独立站品牌孵化场景。校企共建合规沙盘、供应链风控平台,培育“通商略、精数智、勇革新、有担当”的应用型人才,实现“价值-技能-职业”三位一体发展。

学生参与“百千万”工程
③“三链融合”产教协同机制
深化“校-企-地”协同机制,打造“双导师制+真实项目+双创孵化”闭环生态。联合龙头企业共建数智商务产业学院,开发直播运营、供应链分析等岗位课程。引入数字营销、跨境私域运营等企业项目,通过“理论建构-场景验证-成果反哺”三阶培养,实现“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共生共融。

与企业和兄弟学校交流合作
(2)专业建设所取得的荣誉
① 教师荣誉
近年来,电子商务教研室多位老师校级荣获“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先进个人”、“指导学生实践先进个人”和“优秀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奖项;教研室教师荣获校级教学创新能力大赛副高组三等奖一项;多名教师在省级、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荣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2024年,电子商务教研室荣获校级“先进教研室”。
② 学生荣誉
2023 年第二届 “典阅杯”省级复赛,李柳园等同学在本科组(广东、贵州)联合赛区跨境电商赛项中荣获二等奖。2023年8月,湛江半岛工作室官信任等同学(广东理工学院团队)在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 “三创赛”广东赛区乡村振兴实战赛获二等奖。2024 年第三届“典阅杯”全国总决赛,电商专业同学组成的广东理工学院 3 队,获本科赛道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2023年8月参加在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 “三创赛”广东赛区省级选拔赛获三等奖。2023 年 12 月,参加第七届跨境电商赛,获 B2B 公共平台运营能力赛道一等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2023 年 12 月,在第七届跨境电商赛中,获 B2C 公共平台运营能力赛道三等奖。2024 年全国大学生数字创新能力大赛全国复赛,覃家欣等人代表广东理工学院参赛,获团体二等奖。
(3)就业前景及就业岗位
①就业前景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电子商务行业持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是依托粤港澳大湾区 “互联网 +” 产业集群的雄厚基础,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前景一片光明。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5 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预计达 47.57 万亿元,占全球份额超 50% 。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等新兴业态增速尤为显著,不断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以跨境电商为例,随着全球贸易数字化进程加速,我国跨境电商相关企业数量激增,截至目前已有 1.9 万余家,2024 年前两个月就新增注册企业 810 余家。
从人才需求层面分析,行业的快速扩张使得人才缺口持续拉大。BOSS 直聘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三年,电子商务行业人才需求保持高速增长,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35%。据预测,未来 10 年我国大约需要 200 万电商专业人才,但目前高校年培养量不足 10 万,供需失衡现象突出,特别是技术类和跨境运营类岗位,人才供不应求。在大湾区,众多电商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对专业人才的渴求更为强烈,无论是创业型小微企业,还是成熟的大型电商平台,都在积极招揽优秀电商人才,为毕业生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政策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大力扶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涵盖跨境电商税收优惠、农村电商补贴、电商园区建设等多个领域,进一步刺激行业发展,稳固就业向好态势。
本专业典型就业岗位:
1)网络营销类;网络营销专员、内容营销策划等岗位。
2)电商运营类:电商运营专员等岗位。
3)数据智能分析类:商务数据分析师、数据挖掘工程师等岗位。
4)新兴业态类:直播电商主播、社交电商运营等岗位。
5)技术支持类:网站开发工程师等岗位。
②就业情况
电子商务专业连续多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超 95%,毕业生广泛活跃于电商平台、传统企业、互联网科技公司及创业企业等领域。在电商平台,传统零售制造企业,以及新兴互联网科技公司中,从事电商运营、网络营销、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开发等岗位工作,同时部分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就业地域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辐射长三角、京津冀等地,为区域 “互联网 +”产业发展和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输送优质应用型人才。